扶弟魔这个词汇,是对多子女家庭的妖魔化,更是在撕裂传统亲情
扶弟魔这个词汇,是对多子女家庭的妖魔化,更是在撕裂传统亲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扶弟魔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
这个词汇原来指的哥哥姐姐,过于帮扶弟弟,入痴成魔。但实际应用的时候更多是用在女性身上,特别是小说电视剧里,常常将扶弟魔描述成不顾老公和儿女,甚至把自己的小家掏空,而去帮扶自己娘家的弟弟。
这个词汇的出发点,可能是在为了这类被压榨的女性争取权益,想让深陷其中的女性摆脱原生家庭的吸血。但更多时候,却变成了一个用来侮辱女性的词汇。
这个偏见性词汇的走热,其实背后反映出了一些社会心态和家庭价值观的变化。反映了一部分独生子女对于婚姻和多子女家庭的一种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夸大了一些社会现象。
这个偏见性词汇的走热,看似是在关心女性个体的自由幸福,但更像是一些独生子女对婚姻,对多子女家庭的一种妖魔化,更是活生生地在撕裂中国传统温情脉脉的亲情。
要知道扶弟魔并不是唯一的现象,扶妹魔实际也是广泛存在。无论是对弟弟哥哥还是妹妹姐姐,作为他们的至亲,正常的人谁不希望他们能够过得好一点。这种关心和支持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一些人将这种行为以小作文的方式将其过度放大,或者将极少数极端的个例当作是普遍现象。并通过电视媒体进行传播。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亲情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价值观。在传统的中国家庭观念中,兄弟姐妹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和关心,而不是将对方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所以才有这么多传统俗语来描述,比如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普通百姓又不是帝王家,没这么多的手足残杀的故事。
再者试问,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的兄弟姐妹都熟视无睹,不希望他们过得好点,他们又能出于多少真心希望没有血亲关系的人过得更好呢?这不免要让人打一个问号的。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城市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随着这些独生子女的独立成年,他们的婚姻选择和家庭规划观念也会多少跟传统多子女家庭社会观念不同。一些人可能会出现对配偶的过度挑剔,或是对多子女家庭的不解和排斥,当然,在某种意义上,有些人可能也是为了加强独生子女的虚幻优越感,而制造出了”扶弟魔“这样的词汇,并因为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优势以及话语权优势而流传开来。
要理解这些现象,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家庭的多样性。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情况和处境,没有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婚姻和家庭个体的幸福与否。每个人的选择和独立性固然需要尊重,但我们也不要舍弃亲情和关爱的可贵,不应将他人视为竞争对手,而是应相互理解和支持。
在当代社会,个人自由和独立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规模,但却不应该出现“扶弟魔”这样的词汇,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每个家庭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